胡正荣访谈(中篇):以新思维推进媒体融合与治理体系再造

2020-09-02 09:20:55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 王镜榕)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2020年媒体融合迈进新阶段。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日前,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就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精神,以及推进媒体融合相关议题接受了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走进万物皆媒的5G时代,一方面,我们为互联网的技术进步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与之相应的社会治理逻辑乃至全球化进程却未必同频共振,甚至出现”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您对此怎么看?

  胡正荣: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拐点,也正如习总书记说的,我们正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上新的政治格局,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社会架构,新的文化要素等都在孕育、形成和壮大之中,其中一个最重要驱动力就是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它是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解放,对生产关系前所未有的重构。

  整个人类社会的几个架构性变化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且后一个趋势日渐明显。现在和未来,资本集中化、网络垄断化倾向仍然有强化之势,而且这种垄断不像现实世界中那么显在,在虚拟世界中更加隐匿和潜在。这种垄断最终可能呈现为数据垄断和智能垄断,这种垄断将更加致命,更加终极。后发现代化社会和国家将更加难以企及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全球和每个社会中的分化可能呈加剧的趋势,特别是治理体系和能力与网络社会和智能社会不匹配的国家将更加如此。不过,随着网络社会,特别是人工智能社会的兴起,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人机互动也可能使信息更加透明、对称,将人、财、物等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更加公开化、显在化、流动化和平等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更多的人和机构赋权和赋能,使得权力和能力不再为个别人和机构所独有。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极世界、单极社会已经开始变得日益不现实。传统社会秩序是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本控制力,形成资源控制型社会秩序,而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社会中,去中心化的”共”(share,或者co-)日益变成社会秩序建构的核心动力,如共商、共享、共治等。当然,人工智能还可能带来”去人类中心化”和”去人类控制化”,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二是层级化与扁平化、网络化并存。传统社会的等级科层化在网络社会和智能社会中还会持续而部分存在,社会运行的规制与治理还是需要有层级的实现,尽管这种层级已经大大减少乃至显在地消失,但是即便在网络社会和人工智能环境中潜在的层级还是存在的,技术的核心层、使能层乃至应用层的分工也始终会给社会带来核心、使能和应用的层级区分。但是,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看,社会架构正在日益扁平化、网络化和数据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是线性的变化,而是非线性的、指数级的拓展。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人机互动带来的就是网络化和数据化,由此又进一步带来扁平化,云计算都需要加快边缘计算,以提高效益,多源数据和复杂算法正在取代传统的人成为网络化、扁平化后各个节点权力的赋权者和赋能者,这样的话,信息传递更加短程化,人与群体建构更加分散化,传播更加直接效益化,传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社会动员力实时、实空显见。

  三是共同体与族群分化并存。5G带来了万物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连接度提升,命运关联度也大大提升,动一发而牵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常态,这种利益的共生性和命运的联动性日渐增强,而共同体存在和意识还有待不断增强。今年1月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主题就是”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与会者商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普遍认识是,这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的聚合、传播、使用和分享,出发点是人脑的解放与深入了解人类的自身行为,终极目标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并重塑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价值。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能都要改变。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人机互动不是带来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别的消失,反而给个体成长、群体分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空,社会结构日益族群化,虚拟世界中的圈层化就是一个表征。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将取代工业时代的资本连接,驱动人类社会每个个体与族群深度互联、高频互动、空前自觉,他们之间深度学习、广度参与、持久交互影响,逐步成长为社会压力和驱动力,这与传统治理体系中利益集团、区域乃至国家主义为中心的治理模式恰成反差,这正是复杂社会、风险社会日益凸显的特征。因此,重视互联互通的个体,强调深度交互的圈层,平衡相互影响的族群,才是形成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关键和基础。

  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力量正在形成,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建构,新的社会价值系统正在孕育。每个时代都有这种大变局前夜的阵痛,我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面对吧。编辑:王镜榕审核:王怡然